原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益(前排中)检查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原“青海新华印刷厂”)。
原青海省副省长班玛丹增(右)来厂检查。
在被视为“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的西宁市,有间与共和国同龄的印刷厂——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有限公司(原“青海新华印刷厂”),在时间的洗礼中,愈显其夺目光华!
充满传奇色彩,见证风云变幻
它充满传奇色彩,见证风云变幻。企业前身是青海“土皇帝”马步芳创办的小作坊印刷厂,曾为地下党所在地,青海解放后,被我党接管。青海新华印刷厂,即是在没收该旧青海官办印刷厂基础上创建的全民所有制印刷企业,建厂日为1949年9月10日。
为支援印刷技术相对落后的青海省,1960年10月,从上海迁来的振记印刷厂(该厂是1955年上海20家私营小厂合营而成)并入青海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后又并入青海新华印刷厂,使青海新华印刷厂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站在了较高起点。
1949.9.5,西宁解放
和许多国内的新华印刷厂一样,建厂初期,青海新华印刷厂承担了重要的政治使命,主要承印了当时青海省政府文件及资料,“毛选”,党代会、人代会资料等印制任务。
赶印人大会议文件
改革开放后,企业开始承印了大量社会印件,为青海省的基础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承印了当地70-80%的中小学教材,每年都能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原“青海新华印刷厂”)连续39年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
锐意改革,拓展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西宁经济迅速发展,给企业发展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它历经沧桑,仍然熠熠生辉!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活源开始分散,不再象以往般集中于青海新华印刷厂等国营大厂。民营企业开始崛起,面对竞争与挑战,青海新华印刷厂从体制机制、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自我更新与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容应对挑战。
经营机制上,为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2017年12月30日,青海新华印刷厂与青海民族印刷厂改制后更名为“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有限公司”(简称“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破除了阻碍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构建了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为拓展业务品类、拓大市场覆盖奠定基础。机构改革前,作为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直属企业,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升印刷水平方面,得到了厅里大力支持;机构改革后,2018年2月起,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直属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的发展得到青海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扶持。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正门
青海省府官网报道"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9月1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宁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厂检查指导工作
2015年11月10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相关领导,到厂调研,指导验收数码设备
市场拓展上,青海新华民族印务重点围绕着“民族”品牌,拓展业务品种、扩大市场覆盖,并为此专门成立了经营部。一方面,拓展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教材业务;恢复和开发藏文化读物的出版物印刷。为此计划从全省各地招收少数民族员工,由藏族员工负责藏文出版物的翻译等工作。其中,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短版书此前几乎都由原青海新华印刷厂印制,由于退休人员比较多,导致工艺流失、活源流失,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正计划恢复该类业务印制。另一方面,主动开拓市场,特别是争取省外订单,努力将客户市场范围覆盖到青海、西藏、陕西、北京、甘肃等省、直辖市。同时,企业还策划了青海藏文化产业园,打造涵盖“民族”特色出版印刷、土特产包装、工艺品、非遗等内容的藏文化产业园,项目现已申报。
图为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图书
“开发藏文新字体”
大刀阔斧,推进“三化”
软硬件方面,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大刀阔斧地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开展印刷技术培训
环保方面,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及原辅材料升级,甚至照明用的普通灯管也改造成了符合环保要求的灯管,并且成功地拿到了环保认证,拿到了印刷生产的“护身符”,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推进“绿色印刷”,成效显著
设备方面,建厂初期的1949年,公司仅有手摇平台印刷机、手摇铸字机、脚踏圆盘机、石印机等设备31台(件),及残缺不全的汉、藏文铜模10副,如今公司各类全印刷流程的国内外品牌设备一应俱全。公司近年还大手笔地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如2014年引进了数码印刷设备(包括彩色数码印刷机、黑白打印机)及两条胶订线;2016年引进八色轮转印刷机;2018年购入了利优比新菱的平张四色印刷机;2019年引入智能印后生产线......
建厂初期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的手摇铸字机
目前,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厂房内的利优比新菱的RMGT 10大对开胶印机
目前,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厂房内的部分品牌设备
目前,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厂房内的富士施乐Clolr1000i彩色数码印刷机
尝“头啖汤” 既高效又省人
其中,智能印后生产线的引入,缘于自身需求。传统印刷生产模式弊端很多,作为书刊印刷企业的青海新华民族印务感受很深。以印后的打包环节为例,传统模式是手工打包,人工多,一般需要四个工人;效率低,当天生产的“书刊”通常无法当日打包完(例如当天生产四万本“册子”,日内仅能完约三万本)。
“历史悠久”的青海新华民族印务,面对公司内部退休人员增多、“新生血液”补充不上,智能化浪潮袭来的现实,公司领导再三论证,意识到大量使用人工已不可能,生产势必要从手工或半自动过渡到自动化、智能化。2018年10月,青海新华民族印务领导及分公司领导的一次上海全印展之行,观摩了北京万邦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科技”)现场展出的印后智能生产线,眼前一亮。
万邦科技在2018全印展上展出印后智能生产线,让青海新华民族印务领导眼前一亮
这是一台“一机多用”的功能集成式设备,公司领导意识到它可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便邀请万邦科技人员赴西宁,到厂里参观。万邦科技人员参观并了解需求后,双方进一步交流,一致认可该印后智能生产线可解决公司在打包等工序中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2019年年初,万邦科技即派人前往青海新华民族印务进行印后设备生产线的安装及调试,设备逐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尤其是6月-7月,在教材印刷旺季,该印后智能生产线开始“大显身手”,实现了书刊印后环节“分本、堆积、上下垫纸,打带功能”一次性生产完成、一体化完成。实现了人员减少、效率提升目的:原来打包需要约4个人,现在只需要2个人;原来出的书当天打包打不完,现在是“出多少、打多少”......这一切,达到了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的预期,让公司领导很满意。设备运行详情请欣赏如下视频:
视频: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引入的印后智能生产线现场运行实景
在印后智能生产线运行磨合中,万邦科技还根据青海新华民族印务产品的特点及客户需求,及时对该生产线进行了改进,使之运行速度更快、更为顺畅,服务的及时响应也让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的领导们很宽心。
青海新华民族印务引入万邦科技印后智能生产线实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生产线还是国内的书刊印刷企业引入的第一台国产印后智能生产线。作为西北及全国地区尝“头啖汤”的书刊印刷企业,国产品牌的印后智能生产线毫无疑问增强了青海新华民族印务的业务竞争力!